首页|新闻|军事|汽车|游戏|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教育|投资|文化|书画|公益|城市|社区|拍客|视频|好医生|海外购

注册登录
文章 作者

古代高考的“谍战”:科举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中华观察 2017-06-12 15:30:50

【中华网文化频道综合】高考终于结束了,回顾考试过程,各种“高超”电子作弊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而,这些技术在高科技防作弊神器的扫荡下都是浮云。

论作弊套路,还是古人厉害!为了考出个好成绩,学渣们也是拼了,作弊时和考官斗智斗勇,事后又能毁灭证据……

古代高考的“谍战”:科举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古人传统又犀利的作弊套路:菊花藏小抄

有考试就会有作弊,作为相对公平的入仕道路——科举考试,作弊的人更是层出不穷,甚至十分嚣张。有这样一条记载说:

宋承平时,科举之制大弊,假手者用薄书所为文,揉成团,名曰“纸毬”,公然货卖。

宋朝太平年间,有人将考试资料抄在纸上揉成团,公然叫卖。说明作弊盛行,甚至成为了一种挣钱手段。

在科举考试中,最为常见的作弊方式是“挟带”,“夹带”“怀挟”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将有关考试的资料想方设法带进考场中。作为成本最低(花钱少、隐私性强)的作弊方式,考生们将“挟带”玩得花样百出,简直不要太溜。

古代高考的“谍战”:科举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比较普通的“挟带”方法是,将资料藏在衣服、鞋帽里,也有的缝在衣服鞋帽的夹层中,企图将考试资料带入考场。当然官府也不是傻子,发现了此作弊手法之后也会想办法应对,比如在进入考场前对考生进行彻底的搜查,“令内人于门搜索怀挟,至于巾屦,靡有不至。”从头到脚就没有不检查的地方。更彻底的是,官府还为考生定制了考试服装,防止衣物中挟带有参考资料。

然而,下面作弊上面反作弊,循环往复,这场游戏注定没有结局。在官府严厉的反作弊措施下,考生们又创造出了“夹带”的精髓:万历辛卯(十九年),在考场搜出某考生将资料藏于粪门——将小抄塞入菊花中,带入考场。

古代高考的“谍战”:科举中的作弊与反作弊

学子还可以可以花更高的价钱,走另外一条捷径通关节!就是行贿考生在试卷上做的特殊记号,让考官改卷的时候可以通过暗号辨认,进而达到作弊的目的,像画个小圈圈、小星星之类的。

1234...全文 5 下一页
从文化的视角观察中国社会民生百态。
从文化的视角观察中国社会民生百态。

关注我们

中华网"世界观"自媒体平台竭诚欢迎您的加入!

邮箱申请: cpyy@bj.medved-put.com

联系电话: 010-52598588-8687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