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回调,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已经趋缓,汽车销售模式也在寻求突破,城市商业布局也在各地的城市发展中发生新的变革与创新。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各地有形汽车市场和汽车服务贸易园区的规划建设也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冷静分析审时度势,使我们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使我们有形汽车市场的开发的创意更具特色,定位更加精准,规划更加科学,布局更加适用,设计更加先进,经营思路更加完美。
一、 当前有形汽车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
1、 当前汽车消费的市场经济环境已经形成,并且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买方市场,由市场引导生产的格局已经形成,这更有利于有形汽车市场的发展。
2、 新车、二手车、汽车配件用品等汽车服务贸易业集中经营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现在已经基本没有“孤岛”式建设的4S店,扎堆经营,抱团取暖,互相促进已经成为汽车经销商的共识,同时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3、 汽车服务贸易业多元化发展成为趋势。
当前汽车销售已经不再是单一的4S店模式,而出现网上销售、4S+S(服务终端外延)、品牌超市(一个集团旗下的汽车品牌集中销售)、城市展厅(2S)等多种方式;二手车交易更是寄卖、拍卖、经纪公司、品牌二手车公司等多种交易形式。这种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给具有包容特性的有形汽车市场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4、 有形汽车市场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首选地
当前消费者购车往往需要先到有形汽车市场进行多品牌车型的比较和试乘试驾体验,有形汽车市场具有较强的消费者聚集能力,而易于促进交易的形成。
5、 建设汽车园区成为经销商集团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汽车品牌经销商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渐成趋势,随着经销商集团的不断强大,开发建设汽车园区已经成为经销商集团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式,有的大型经销商集团已经在全国各地布点圈地,开发建设综合型汽车文化园区。
(二)有形汽车市场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
1、汽车经销商的微利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汽车作为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的普及和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已经逐渐趋缓,经销商的利润越来越低,有专家称:今年已经出现了超过50%的大面积亏损,卖车的利润已经越来越低,让经销商不得不在售后服务等其他方面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汽车经销商的生存困境而恶化,对有形汽车市场具有直接的影响。
2、厂家的品牌垄断与当今的多元化营销的矛盾凸显
汽车生产厂家对于汽车经销商的绝对强势地位,决定了汽车的销售方式,即卖甲品牌又卖乙品牌被厂家严格禁止,多元化营销若不是厂家模式也被禁止,特别是一些自主品牌在销量并不高的情况下居然搞分网销售,让经销商痛失市场份额。但是许多被厂家禁止的却在有形汽车市场悄然进行,由于有形汽车市场能够促进销售,增加市场份额,厂家往往也睁一眼闭一眼;特别是一汽大众今年下发文件不允许经销商在有形汽车市场卖车,时至今日,这个有悖于市场经济的规定已经被市场实际废弃。
3、《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制约汽车市场的发展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从颁布之日起就倍受诟病,我们曾两次向“两会”提交修改议案,,但一直坚持不予修改。在当前多元化营销方式不断推出,经销商被厂家严重束缚而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该《办法》已经不适应市场环境。
4、地方政府的商业布局没有考虑形汽车市场的商业业态
当前,汽车服务贸易业已经成为城市商业中的重要商业业态,但是在地方政府规划城市商业网点的时候,往往忽略有形汽车市场的布局和发展,造成城市商业布局的缺项,使得有形汽车市场往往处于后期“找补”,而又不得不“找补”的境地。
5、一味地把有形汽车市场向城市外围发展,给汽车消费造成不便
由于传统的有形汽车市场往往都是低容积率和低密度建筑群,不适应在城市中心区发展,因此各城市往往都把有形汽车市场建设于城市边缘;而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又向更远的城市边缘拆迁。造成有形汽车市场距离城市越来越远,汽车服务贸易出现城市“空心化”的状况,给汽车消费造成不便。
6、城市规划问题造成交通拥堵归咎于汽车,限购、限行
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和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缓慢、公交系统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等许多原因造成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往往都简单地归咎于汽车的原因,不是积极地进行改造和疏通,而是简单地采取限行、限购的办法,并寄希望于此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这些“懒政”政策的出台,阻碍了优化城市规划的实施,延缓了道路交通的改造进程,使汽车产业至于尴尬的境地。
我国有形汽车市场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产物,顺应了市场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在各种经济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未来发展前景广阔。